评论家说,“她的画面有令人目眩神迷的效果”;JINGART现场的观众说,“如此丰富的色彩和材质,像是南非艺术家的作品”。5月23日至26日,JINGART艺览北京携手来自七个国家及地区的30家展商亮相北京SKP-S四层的T-10文化艺术空间。JINGART A11号伯年艺术空间展位,从右到左七幅作品,展现了葛雅静艺术语言与绘画方式逐渐成熟的过程。
葛雅静
1990年生于洛阳,硕士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油画系,现生活并工作于北京。葛雅静的绘画涉及极繁主义、艺术史以及与女性的亲密意识相关的问题。她擅长并乐于尝试复杂的绘画介质实验,从局部开始配置、调和、生成具有粘合性质的作品。葛雅静的作品将形式视作绘画媒介的欢聚,灵感通常来源于对诗意场景的色彩转化。葛雅静运用这些复杂的美学策略来审视质朴与装饰、禁锢与自由的紧张关系。
沿动线往里走,走到 JINGART A11 号伯年艺术空间展位,你会为这些丰富、活泼的色块停下脚步。这里正在呈现的是艺术家葛雅静的个展,丰盛的色彩和媒介在她的画布上黏合,亲密,和谐,却富有张力。
隐于沙丘的欢愉,2024,丙烯、油粉棒、色粉棒、喷漆,160x120cm
葛雅静拥有对色彩的敏锐判断。空间入口挂着的异形作品,是她 2021 年的创作。不规则的边缘和分明的色块、线条,自带强调感,帮助观众捕捉部分又感受整体。
2018 至 2021 年,葛雅静一直在创作异形作品,两年后,异形的吸引力下降,她开始在常规尺寸上探索画面主体与空间的关系,不同斜率的色块将空间贯穿,像是在画面里加上一个 Z 轴,画面的纵深感就出现了。
创作是对个人感受的精确提炼,葛雅静说,她的创作灵感,都来自于她的生活,和她这个人本身。
比如《翻越雪山》。研究生时,她去四川徒步了两次,无人区的风景磅礴壮阔,身体要经受的考验却那么残酷。“很累,但还是吸引我想再去一次。”今年,老照片又唤出的记忆,她把记忆里的感觉带到了画布上。她用高饱和的黄色,来反衬雪山苍茫的蓝灰色,画面下方一层层的铺陈,是她用不同材料做出的群山互相遮挡的印象。